正文

爱心涌动 情满社区——记钓鱼城街道鼓楼街社区志愿服务队

2020-06-04 15:43   来源:

  “我们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4年多了,志愿者从最初的100余人增加到1200余人,服务时长超6000小时,累计服务群众上万人,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处处都有志愿者,人人争当志愿者’。”前日,当记者来到钓鱼城街道鼓楼街社区采访时,说起社区志愿服务队前不久获得的“2019年度合川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社区书记李琼流露出无比的高兴与自豪。

  据介绍,鼓楼街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6年3月,志愿者包括大学生、网格员、社区干部和党员小组长等。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常态化开展就业培训、敬老爱老、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深受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鼓楼街社区志愿服务队在街头宣传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整治环境的好帮手

  鼓楼街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仅单体楼院就有103栋,由于特殊的地理及历史原因,居民中不但老人和小孩多,农村进城租房的住户也不少。老人无法辅导孙辈的学习,大多数孩子也缺少父母的亲情和关爱。为此,社区组织志愿者坚持每月上门看望这些独居和孤寡老人,大学生志愿者也一直义务辅导孩子的功课。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中,志愿者们每天都分成几组在社区打扫清洁、巡逻治安、清理广告“牛皮癣”……虽然又脏又累还没有一分钱报酬,但大家都毫无怨言,随喊随到。今年疫情期间,尽管形势一度非常严峻和紧张,但还是有100余名志愿者主动请缨,轮流为社区各楼院看守大门,劝导居民,入户登记、宣传等。“志愿者真的帮了我们社区很大的忙!”说起这事,李琼十分感慨。

  因为社区单体楼院众多,不少楼院的走廊和转角等处都堆满了各种破烂和垃圾,为了将它们彻底清理干净,志愿者可没少花工夫。别凡溪30号居民楼是一排8层楼房,有居民200余户,以前每层楼的公共区域都乱七八糟地码放着瓶瓶罐罐、破铜烂铁、烂家具等物件,有些甚至一放就是多年,积满灰尘、臭不可闻。因为东西堆得太多,几乎遮挡了楼道大部分光线,居民甚至只能侧身而过。看到这种情况,社区下决心清除这块“顽疾”,组织60余名志愿者前后历时半个月,天天对这里的十几个单元楼进行突击扫除,最终艰难地清理出了共计300余吨垃圾!居民们也从开始抵触、不满的情绪逐渐转变为配合、感谢。看到楼院焕然一新那一刻,居民们都忍不住惊叹:“谢谢,太谢谢你们了!我们这里的陈年杂物确实太多,不是你们帮忙,可能有一天燃起来了都没得办法哦!”

  倡导文明的先行者

  这些年,社区志愿服务队一直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年都有一批身怀一技之长的志愿者免费培训社区里的各类求职者,还有许多志愿者长期义务为群众带小孩、买菜、买药、送医等,大家互帮互助、和睦友好,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由于社区人员结构较为复杂,残疾人、精神病人、低保户、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较多,为守护社会治安、防止发生事故和意外,志愿者们还经常走街入户,对居民的家庭情况、人员情况等进行摸排调查,有效地消除和杜绝了很多安全隐患。

  在鼓楼街社区,平时遇到最多的就是因楼院下水道堵塞引起的各种“扯皮”。每当居民找到社区反映情况,志愿者们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尽心尽力地从中调解、协商,促成矛盾纠纷圆满解决。前不久,溪子口后街2号楼的一幢居民楼因底楼餐馆污水溢出,路面上一片油渍、无处下脚,引起楼上7层楼居民的强烈不满。在与该餐馆老板交涉无果后,居民们只得气冲冲地来到社区投诉。居民小组长、退休党员蒲世芬得知后,主动前去了解情况,经过与餐馆老板反复耐心地沟通多次后,对方最终缓和了强硬的态度,配合社区修建了处理污水的隔油池。

  几年来,社区志愿者的好人好事数不胜数。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不计报酬,在社区各项敬老助老、济贫帮困、宣传、环保等公益活动中积极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幸福他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编辑:曹国会(今日合川网)

更多合川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