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合川网>>
合川各镇街闻“汛”而动 众志成城奋起抗灾
2018-07-16 15:30   责任编辑:   来源:今日合川网

今日合川网7月12日17时25分讯 与时间赛跑,帮助群众转移物资;争分夺秒,转移围困灾民……自合川发布洪水预警以来,各镇街闻“汛”而动,与人民群众手挽手、心连心,积极投入防洪救灾工作中,共同演绎了波澜壮阔的“保家”行动。

钓鱼城街道城北门社区组织居民转移物资 记者 廖梦竹 摄


市民正在转移物品 记者 廖梦竹 摄

钓鱼城街道积极开展防汛抢险工作

今(12)日,为做好城市洪水、洪涝、山洪等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城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钓鱼城街道制定了城区防汛抢险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据了解,针对7月13日凌晨洪峰过境,7月11日下午5时,钓鱼城街道召开防汛抢险紧急会议,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后,街道各村社区积极响应,赓即召开会议安排布置,广泛宣传发动,及时预警警示,以群众自主撤离为主,积极疏散人群,组织人员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为做好抗洪抢险应急救援工作,便于组织指挥,办事处党工委、行政研究决定设立城区抗洪抢险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确定了城区防洪抢险组和农村防洪抢险组、退水清淤工作组,负责城区、农村、后续退淤工作。

为了进一步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钓鱼城街道还进一步加强了辖区内各个社区的防洪抢险的宣传工作,并迅速组织别凡溪农贸市场、重百商场、久长路苏宁电器、交通街大润发商场、一桥至东渡大桥滨江路沿线商铺门市、小区、学校等重点防护对象进行了财产物资的转移,确保洪水发生时人员和物资安全转移。

同时,钓鱼城街道还将随时做好信息报送、处理,指挥和调度、抢险与救灾、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等工作,由防汛指挥组办公室报送防汛、工情、险情、灾情等信息,传达防汛指令;由指挥组统筹协调全办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发生重大灾害时派赴工作组(含专家组)协同作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由后勤保障组保证转移人员生活,治安组和派出所保证转移人员和物资安全,抢险组组织防汛抢险;办事处还建立防汛医疗队,由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牵头组建,对抢险员和转移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截至7月12日下午2点30分,辖区应搬迁人数29781人,已搬迁人数24613人;应搬迁户数9403户,已搬迁7408户。

记者 廖梦竹

合阳城街道相关负责人正在查看现场情况 记者 魏宇孛 摄

合阳城街道:启动抗洪抢险工作  确保洪峰平安过境

7月11日上午11点30分,合阳城街道召开抗洪抢险工作部署会,就如何应对7月13日凌晨洪峰过境,开展抗洪抢险进行安排部署。会议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家元主持召开,全体班子成员,全体驻村(社区)组长,村(社区)书记参加会议。

会议对抗洪抢险作出五项具体安排:一是加强统筹调度,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行政主任任组长、其他班子为指挥部成员的抗洪抢险指挥部,各村、社区书记为第一联络员,主任为第二联络员,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工作。二是立即启动抗洪抢险应急预案,发挥应急救援、城管协勤、市政协勤三支队伍作用,确保通讯设备、食物饮水等抗洪抢险物资准备到位。三是实施分片包干机制,各班子成员带领驻村(社区)机关干部和联系村(社区)干部,扎实做好搬迁和动员工作。四是突出重点,建立互相支援机制,对凉亭子、瑞山路、营盘街、塔耳门、较场坝等容易被淹的社区进行重点支援,对沿街门市、危险建筑要加强警戒和监控。五是做好洪峰过境的环境恢复和防疫工作。

会议指出,此次抗洪抢险的主要任务是对涪滨路沿线及低于210.5米水位线的区域,做好宣传动员和搬迁撤离,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尽量减小降低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全体干部要认清形势,全员到位,听从指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打赢抗洪抢险攻坚战。

会议结束后,合阳城街道全面落实到位,赓即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完善细化了抗洪抢险应急预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和网格员深入容易受灾重点区域和企业开展宣传解释和搬迁动员工作,并积极做好市民群众的防洪救灾知识的宣传工作,把抗洪防汛工作全面部署到位。全办抗洪抢险进入临战状态。

记者 魏宇孛 通讯员  张旅

志愿者正在帮村民抢收玉米 记者 唐海 摄


志愿者们帮居民“搬家” 记者 唐海 摄

南津街街道:迅速进入防汛备战状态 

7月12日,记者从南津街街道获悉,该街道在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中,迅速进入防汛实战状态。

一是迅速反应,周密布置,做到零遗漏。7月11日下午5时,该街道召集综治办、社事办、市政执法支队等机关工作人员,以及东津沱、紫荆园、白塔街、进士、花园等17个沿江村社区书记、主任、驻村干部,召开了防汛工作动员大会。会议传达了全区防汛工作动员大会的精神,宣布我街正式启动防汛Ⅱ级响应。同时,周密安排了隐患排查、宣传动员、物资和人员搬迁转移、信息上报、24小时应急值守、安全维稳、汛期后恢复重建和卫生防疫等7项主要工作,落实了综合协调、后勤保障、治安保卫、排险救援等7个工作组的职能职责。

二是靠前指挥,精密部署,确保零伤亡。从7月11日晚开始,全体班子成员根据分工相继去到所驻村、社区,指挥防汛工作。一方面对照预测水位线,排查低洼处、倒灌区、受灾区的安全隐患,进行宣传动员,有序转移人员和物资;另一方面做好24小时应急值守与安全维稳工作。

三是协调配合,积极应对,抢险零距离。7月11日晚,街道共召集了340位民兵、近百名村社区志愿者,参与防汛抢险工作。同时,积极协调配合海事部门、卫生部门、市政部门做好沿江渔船转移、卫生防疫、城市抢险等工作。

记者 唐海 通讯员 张露

文明劝导员帮助居民转移物品 太和镇供图
解救被困群众 太和镇供图


太和镇紧急撤离6163人转移安置2828人

今(12)日,记者从太和镇获悉,洪灾已致该镇马门溪社区、大河坝社区部分低洼地段的门市及居民住户受灾,目前该镇已紧急撤离6163人。

据了解,此次洪涝灾害造成太和镇场镇进水,主要进水地段是太和镇小甑子街、鱼市西街、义让街、和佛路、和龙街、石岭街等地势低的街道,涉及受淹的居民住户350余户,受灾人口达5770人。目前,太和镇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及部分村社干部按计划紧急转移群众并进行安置。该镇已紧急撤离6163人,转移安置2828人,其中集中安置12人,分散安置2816人。涪江沿线各村部分江岸的农作物受灾面积7412亩,直接经济损失370万元,其中家庭财产损失150万元,农作物损失220万元,灾情正在进一步收集中。

记者 罗孝琴

志愿者帮助群众转移物品 通讯员 黄盛 摄

渭沱镇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8户85人

今(12)日,渭沱镇机关干部和志愿者紧急参与抗洪救灾,已转移安置群众28户,85人。 

今日上午8时,湍急的洪水已漫过渭沱镇场镇码头,正向附近的居民房屋逼近。眼看自家的门市就要被洪水淹没,商户张永华有些着急。正在这时,该镇副镇长屈波带领的志愿者队伍赶到了他家。

“快点搬,注意脚下。”屈波一边催促队员赶紧搬运门市内的货物,一边提醒队员注意安全。在志愿队伍的帮助下,张永华门市里面的货物很快被搬到安全地带。

看着自家的货物安全了,张永华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连声向队员们道谢。“通过前期排查走访,渭沱场镇上已转移安置群众4户11人。”屈波说。忙完张永华家的事情,屈波又带领着队伍向下一个受灾点赶去。

渭沱镇是涪江流经合川的“前哨站”,据渭沱镇党委书记王强介绍,此次洪水造成该镇8个村,1个社区受灾,受灾农作物面积2796亩。

面对此次洪水来袭,渭沱镇党政班子提前部署,靠前指挥,带领机关干部和志愿者去到辖区各村(社区)积极转移安置群众。截至今日上午11时,已转移安置群众28户,85人,辖区群众情绪稳定。

华龙网 记者 姜力菘 通讯员 黄盛